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也是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紹興有基礎、有能力,有責任扛起使命擔當,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創新發展。
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是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必需的技術支撐,近年來,紹興市以全面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數字化提升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高質量場景化應用,帶動市域社會治理理念和方式迭代升級,推動傳統治理向智慧治理轉型,增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紹興辨識度,力爭率先走出全域覆蓋、上下貫通的整體智治之路。
系統集成 對準跑道加速跑
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為全力爭創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標桿城市”,紹興加快構建整體智治體系建設,緊緊圍繞新時代“楓橋經驗”數字化提升謀劃改革跑道。
爭先創優,系統集成,紹興構建了具有紹興特色的“一中六分”場景應用體系,同時發揮市域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對數字法治改革的實體性支撐作用,做到上下貫通起來、特色展示出來、速度提升上來,進一步增創新優勢。
紹興市數字法治各成員單位主動作為,奮力在數字化改革的跑道上找準方向,領跑競跑。紹興市公安局建立的“1+5+2+N”數字化現代警務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熟定型;紹興市中級法院把推進“全域數字法院”作為總抓手;紹興市檢察院以“智慧檢察監督平臺”為總牽引推動數字化改革;紹興市司法局圍繞三大核心業務推動應用落地;紹興市綜合執法局著眼“大綜合一體化”改革打造綜管服省級試點平臺……同時,紹興還建立了場景應用報送審核機制,確保數字法治一本賬、一個口子。
一年來,紹興市上下全力爭改革任務,積極領辦省級重點項目,承接省級試點子場景,揭榜認領特色項目。
全民反詐平臺、“安心碼”協同應用等19個場景應用被確定為全省“一本賬S1”中數字法治系統21個重大應用的試點子場景。越城區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上虞區重點場所網格管理平臺、諸暨市矛調“楓橋經驗”應用成為省委政法委確定的24個縣級揭榜認領項目中的3個項目。公安情指行合成作戰平臺、數字檢察監督平臺、法院執行“一件事”、平安創建“一單一碼”等被省委政法委納入最佳實踐案例培育清單。嵊州“警網協同聯動治理”、新昌“一網察警”等應用納入全省數字法治系統重大應用任務清單的子場景。
截至目前,紹興市數字化法治系統重點場景應用培育清單S0已入庫項目50個,已整體上線42個。其中,39個場景應用被省級部門列為試點或推廣,3個應用被評選為全省數字法治好應用。
多點開花 突出紹興辨識度
以實戰實效為標準,紹興將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本質內涵全面融入數字法治改革之中。
以“楓橋式”社會智治中樞為牽引,紹興開發、迭代智慧治理、智慧公安、智慧檢察、智慧法院、智慧司法、智慧執法等六大領域和六個區(市、縣)的場景應用,并發揮市域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的實體性支撐作用,構建以“一中六分”為核心內容的紹興數字法治改革跑道。
在智慧治理領域,紹興深入實施一批社會治理智能化應用項目,智慧化治理領域不斷拓展。如浙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應用已實現市縣貫通,上線以來,全市共排查患者2.6萬余名,預警3125人次、處置710人次。
在智慧公安領域,紹興公安形成了以大數據為驅動,以情指行一體化為牽引的現代警務模式,其中,在全省首創智慧民意感知系統,將民意感知觸角延伸至110接處警、案件辦理等11項民意數據,有力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
在智慧檢察領域,全國率先創建智慧檢察監督平臺,構建一體化法律監督“紹興模式”,有效助推法律監督模式實現從被動監督到主動監督、個案監督到類案監督、單兵作戰到內外融合、監督辦理到社會治理的轉變。
在智慧法院領域,執行“一件事”探索執行全流程數字協同改革,紹興在全省率先實現內外網系統數據基本聯通、協作網絡(兩級建立)全市域基本覆蓋、高頻協作事項基本線上辦理,“一網通全市、一鍵達全域、一屏管全程”的多跨高效協同體系初步成型。
在智慧司法領域,紹興“兩法銜接”信息分析研判平臺包含智能分析研判和案件線上移送兩大核心功能,破解數據分散、線下發起、監管困難等難點問題,目前,平臺共匯聚行政執法案件33018件,經智能分析研判,共提示紅燈警示案件61件、黃色預警案件704件。
在智慧執法領域,全市域智慧城管和綜合執法一體化平臺以構建感知、分析、服務、監察、指揮“五位一體”模式為指引,融合了智慧城管和綜合執法兩大系統,提升了城市管理智能化和精細化水平,推動了城市管理模式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
成果“硬核” 打造市域治理標桿
一年來,紹興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與辨識度的數字法治標志性成果,其中,預防青少年新型違法犯罪、執行“一件事”、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等3個應用被評選為全省數字法治好應用。
浙里預防青少年新型違法犯罪應用運用數字化手段,針對14歲至25歲青少年,破題青少年新型違法犯罪,建成“一艙一庫兩端三場景七應用”的集成系統,構建了前端預警、中端干預、后端持續預防全鏈條閉環預防機制,重塑業務流程,部分子應用已在紹興全市推廣。目前,該應用已實現對紹興市11.3萬青少年的預警感知全覆蓋,該應用上線后,紹興市青少年新型違法犯罪人數、復犯率分別同比下降18%、31.59%。
資產處置調查難、跨域執行效率低、財產辦證手續繁……為疏通這些執行難點、堵點,紹興法院把執行的“多件事”合為“一件事”,高頻事項從“線下”跑到“線上”,讓執行只用跑一次向一次都不用跑邁進。去年4月,執行“一件事”協作事項從司法拍賣領域拓展至執行全流程,70多個高頻協助事項全部集成到一個“平臺”集約辦理,一鍵完成信息通查、查解凍扣、拍賣過戶、聯審聯辦等業務的在線辦理,真正實現數據交互取代當事人、執行干警“跑腿”。執行“一件事”應用上線以來已在線辦理協作事項26000余次。
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應用打通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督平臺等7個業務系統,歸集重大投資項目等48類數據,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底座。越城區還構建了社會穩定指數體系,自動生成每個部門、每個鎮街的指數評分,進一步科學量化基層社會治理成效。
此外,紹興還制定了《網絡數據安全管理辦法》等規定,出臺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等場景應用配套改革舉措38個。
連續13年成功創建“平安市”,紹興市實現平安區、縣(市)“滿堂紅”、“平安金鼎”大滿貫,紹興交出了一張群眾滿意的平安報表。眼下,紹興將繼續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加快推進數字法治系統建設,讓數智“楓橋經驗”在紹興開花結果,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桿城市”。